贴现期即从贴现日到到期日的时间间隔.如果票据期限按日表示,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 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票据的期限不考虑各月份的实际天数
带息票据在票面上往往标明一定的利率,该利率用来计算票据所含的利息.票据到期时,企业除了需要偿还票面金额外,还需要支付按规定计算的利息. 利息=面值*利率*票据期限=100000x6%x 180/360=3000元 到期值=面值+利息=100000+3000=103000元 票据到期日:2007年10月20日+180=2008年4月17日 贴现天数:2008年4月17日-2008年1月26日=82天 贴现息=103000元x8%x 82/360=1876.89 实得贴现款=103000元-1876.89=101123.11元 够详细吧~~~~
一、到期日 票据期限遵循一个原则就行,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出票日期和到期日只有一天计算在内就对了 以你的例子,到期日=90天-4月份剩余天数-5月份天数-6月份天数=90-(30-6)-31-30=5,即到期日是7月5日. 这里的关键是4月份的天数,用(30-6)就是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原则,想想看,如果两头都算,那么天数就应该是30-6+1. 二、贴现天数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实际上也是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的. 你的例子,到期日7月14日,贴现日6月4日,那么 贴现天数=(30-4+1)+14-1=40天
应收票据到期日及贴现期的计算小技巧 应收票据到期日地确定及票据贴现期地计算,不仅是银行工作的同志会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大中型公司企业的财务人员回避不了的一个小小的业务.正是又基于此,它也成了近年来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
1、4月1日签发的票据,6个月,10月1日到期,7月11日贴现,从7月11到31日是21天,算头 8月和9月分别是31天和30天,10月1日到期,算头不算尾,所以贴现天数=21+31+30=82天 2、3月1日签发的票据,3个月,到期日6月1日,算头不算尾,4月和5月分别30天和31天,贴现天数为61天
贴息、贴现净额计算方法:①票据有不带利息的,也有些是带利息的.因此,票据的贴现也分为无息票据贴现和有息票据贴现.②无息票据贴现适用以下公式: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天数 贴现息=票面金额*(贴现天数÷360)*贴现率 贴现净额=票面金额-贴现息 ③有息票据贴现适用以下公式: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天数 票据到期值=票面金额+票面到期累积利息 贴现息=票面到期值*(贴现天数÷360)*贴现率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供参考.
(1)您好.贴现息=票据到期值 * 贴现率 * 贴现期, 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2)贴现期就是从你贴现的那一天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天数.(3)你的问题中,你的贴现期就是从6月10日(即贴现的那一天),到8月8日(即票据的到期日).注意:
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长短不一,最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1)并不是从出票日算起,而是从贴现当日起算,也就是说,计算的是\“贴现当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天数,而非\“出票日至到期日\”.2)\“算头不算尾\”,即\“贴现日计算在内,到期日那天便不计算在内\”,或\“贴现日不算在内,到期日计算在内\”.3)加天数.两大类,一类是到期日为周末或法定节假日时,累积加天到正常营业时间;另一类是异地贴现加算3天.
只有在票据开出的第一天转让并贴现的,利息计算天数才与票据期限一样,如果转让了几次再去贴现,已经过去的天数,在计算利息时就会被剔除.
89天是对的,因为票据期限是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