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必定把公心摆在第一位,只要出于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来的.(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为鲁国国君),将要赴任时,(向父亲)请教用来治理鲁国的方略,周公说:"(为政要考虑)利民而不要(只
高念东少宰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公笑而去. 达官遣役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
范仲淹管理越地,百姓孙居中在任职期间死了,其家因此而变得穷困,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年轻的夫人,大儿子也才三岁,于是范先生便拿出自己的薪水百缗赠之,其他的郡官也随范先生这样做了,有的人捐赠的还是范先生的几倍,范先生
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教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方恪敏,名观承,字嘉谷,桐城人,却定居在江宁.桐城的方氏一族从明代以来就因为学识渊博而闻名于世,却也终因此而遭累及,方恪敏的爷爷工部都水司主事名登峰,方恪敏的爸爸中书舍人名式济,都是因此而被贬黑龙江.方恪敏那时候还小,每年和他的哥哥往返于塞内外,以尽孝道,奔走于南北,常徒步大概数百里.
原文 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出,置阜乡亭而去,留赤玉舄为报,留书与始皇曰:“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的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一带担任主考.一天,风雪交加,(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打扮成平民出访察,进一座古庙,廊下小屋里一个书生伏在书桌上睡着了,他的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袍子盖在书生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
李庄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
张忠武公名为国梁,谋略勇气都很出色,作战没有不胜利的.保护着江苏浙江郡县的安全,将近七八年.后来因掌管军饷等权利,被同事之人阻挠牵制,就要成功最后又失败了,最终以身殉职.他功勋卓著,节操奇伟,业绩流传千古,无需我多
原文: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翻译: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赏识.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 (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告知,吕蒙正笑着说:“我的面子只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能照到二百里?”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听到此语的人都赞叹佩服,都说其比李卫公更贤德.体现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