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杜甫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757年11月到758年6月,是杜甫在长安最后一次的居留.他仍旧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这时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年才32岁的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这些人并肩出入,互相唱和,在“禁掖”里值夜时也常
1. 《兵车行》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杜甫在长安的时间应为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四年. 关于这段时间,《四库全书传记类杜工部年谱》的记载如下(如需要可将《杜工部年谱》贴完或留邮箱发电子档予你),更详细些的,估计是没有了.我也还不至于要为30分做一篇考据类论文,
长安十年间,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
宝五载(746),杜甫35岁,结束了长达十 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以实现扶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 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昏庸迷信, 生活极端腐化.早在开元二十四年( 736),他就 任用李林甫为宰相,导致了乱政的发生.正直的杜甫 在这样的朝政下而想
天宝六杜甫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http://wenku.baidu.com/view/9f53c7a9dd3383c4bb4cd23d.html
主要贡献体现在后世,让我们有了背不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