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
新月派诗人为了寻求与情感的含蓄和客观抒情化相适应的表现手段,闻一多进一步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但很多人认为新月派这一理论主张是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末流,废名就曾指出新月派是“大闹其格律的勾当”;
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闻一多反对《女神》过于欧化的句式与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方式,提出新诗的三个美学标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
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名字由来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 诗歌主张: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
《女神》之后,诗坛急需确立新的诗艺形式和诗美规范,以及形式与内容统一、"自由--规范"辨证统一的新诗范作.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为代表的新月派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他们提出"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强调诗歌创作应
艺术主张总的来说前期追求朦胧、音律、梦幻美的结合.后期更注重感情的表达.如果说前期是对生活、国家留有很多的幻想的话,那么后期其实更多是对不满的一些倾诉,以及像对国家的热爱了.《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