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与主梁钢筋进行焊接,以弥补锚固不足.钢筋的连接方式:1、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挤压套筒等.2、焊接.如对焊、竖焊、帮焊等.3、绑扎.用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至一起.建议:大钢筋优先使用机械连接,小钢筋优先使用绑扎连接,两者皆不可在使用焊接.
次梁不须用抗震锚固长度.用La就行啦. 2、梁问题(2)的理解正确. LaE是抗震锚固长度的表示. 最后一项理解错误.
次梁不满足12d时,直锚7d,弯锚15d.依据为混规8.3.3十一建筑咨询
不是15d!次梁应该是非框架梁,按照锚固长度锚固即可.图示结构直锚长度肯定不够,需弯锚,按0.4lae+15d锚固.
弯锚0.4Lae+15D ,要是主梁宽度窄,锚固平直段长度不足0.4Lae时,是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施工中常用做法就是:直接到主梁外边纵筋内侧弯锚下去就OK了.
不管是不是按铰接,次梁底筋锚固长度均为12d,只有支座筋根据链接形式不同有不同做法,详细可参见国标11G101-1第86页.望采纳.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确定: 下部纵筋,直线锚固,带肋12d,光圆钢筋15d.上部纵筋,满足La或设计按铰接0.35Lab,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时0.6Lab.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
次梁纵筋的锚固长度《11G101-1》中的要求(水平锚固长度:上部铰接:0.35Lab;固接:0.6Lab;下部:12d).
由于次梁的锚固不涉及抗震问题,次梁的下筋只需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就可以了.最新的11G101图集中给出了la的取值方法:1. la应同时满足:取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乘以一个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且不应小于200.2. 基本锚固长度lab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标号和钢筋强度等级有不同要求,比如说一般次梁混凝土可能是C30居多,而钢筋现在用三级钢较多,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就是35d.而锚固长度的修正系数取法详见11G101-1的页次53,太多没法写,如果你直接不大于25,系数取1.0就行.
连续次梁中间支座不能点,除非标高不同.锚固长度不够时必须按铰接设计;次梁梁端离柱太近,导致主梁抗剪不足时,建议点铰接,即将次梁按铰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