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世原居苏州,后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始祖名王伯寿.王艮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为“灶丁”(烧盐的苦力)阶级,世代为灶户,“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十一岁时家贫辍学,随父兄淋盐.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
乐学记王艮的故事2003-10-8 10:54:41 在泰州,社会上流传着一句俗语:“王心斋讲《大学》日停三刻”.王心斋就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明中叶泰州安丰场人,父母巴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发大财,取名王银.38岁时,他拜王阳明
李贽(1527年十月廿六-1602年三月十六),明朝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回族,六世祖母系为波斯女子,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拘泥于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李贽于嘉靖六年(1527年)农历十月廿六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南门外.原名叫林载贽 ,因家族泉州清源瀛洲林李同宗两姓分派的缘故,效曾祖父从本姓改为李姓,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同“ 厚”)讳,取名贽.李贽一生曾用过的名号众多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简介 张岱(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张岱是公认最伟大的明代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创始人王艮,明代哲学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人称王泰州.泰州学派
汤显祖 生平事略 汤显祖(1550~1616) 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
(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人.出身贫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游大都(今北京市),泰不华推荐任翰林院官职,辞不就.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王艮其人,江苏东台人,师承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哲学家王守仁),王艮长期在小生产者阶层中讲学,从者云集.泰州学派的信徒有上层官僚地主、知识分子、还有下层劳动人者.他们大都致力于封建道德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规劝人们安分守已,息事宁人,因此泰州学派一度受到朝廷的青睐,成为晚明的显学.『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泰州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主要传人有王栋、徐樾、赵贞吉、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