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轨距都是1435mm.
语焉不详,请补充
在工务系统里,“前三、后四”是老一辈师傅们,总结的述语.指的是旧有道岔(多为木枕道岔).导曲股轨距加宽(9#为15mm、12#为10mm)向尖轨跟端(曲股)和辙叉方向(曲股)的顺坡长度.尖轨跟端的轨距加宽直曲股都为4mm.
呵呵 道岔在咽喉区的话 用站内的控制桩对好后视和设置测站 放样放出曲线五大桩及岔心位置 然后用软件计算拨移量 逐步放样出来. 至于道岔的水平轨距 设计中肯定会有 用相关工具就可以弄出来~
轨距1433MM
ZDK943是道岔本身的型号,7表示道岔是7号道岔,50表示道岔钢轨轨重为50kg/m.
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 单开道岔以它的钢轨每米质量及道岔号数区分类型.目前我国的钢轨有75kg/m、60kg/m、50kg/m、45kg/m和43kg/m等类型,标准道岔号数(用辙叉号数来表示)有6、7、9、12、18、
尖轨前端量1处,尖轨根部量2处,曲连接轨中部量1处,道岔后量2处.
是同一型号,50-9号单开道岔是专院设计,设计图号为“专线(02)4151”,cz2209a是宝桥厂将该设计图转化成了宝桥的施工图,说直接点就是换了个图框.但需注意的是cz2209a的护轨是槽护,这与设计图中的钢轨护不同(护轨垫板也相应变化),这是应工务部门的要求进行的个性化变更.就这点区别,其它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