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主持的.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应该是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当时秦国的统治者是秦孝公.
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a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秦国,由商鞅主持的,当时触犯了不少权贵,但取得了成功!后来商鞅因为变法别权贵害死.他在变法中建立的土地私有制,郡县制!取得了客观的成果,为以后秦国统一鉴定了坚实的基础!
1.为什么商鞅变法的主持者死了却说这次变法是成功的 商鞅虽然死了,但是商鞅的改革在秦国坚持了下来,所以变法是成功的.2.“秦始皇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四个楷体大字'一统天下'”这一句中有哪两初错误?秦朝没有纸,造纸术最早出现在汉朝秦朝没有楷书,先秦各国用的是不统一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后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出现了隶书,楷书的出现时比较晚的事情.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思想来源.四个选项中,A选项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选项道家思想主张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C选项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D选项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商鞅变法首先就体现了法家改革的主张,其次,商鞅变法内容中建立县制,由国郡直接派官吏治理,这又与法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相符.故答案选D.
所谓变法,是统治阶级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或者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求缓和阶级矛盾,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运动是很多的,本人才疏学浅,仅可将几次较重要的变法运动告诉你,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奴隶制社会: 1.春秋战国: (1)齐国的管仲改革,是齐国富国强兵的重要改革,也是齐桓公能率先称霸的原因 (2)鲁国的“初税亩”改革
经济措施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93831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 秦孝公 任命为左庶长 主持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