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权的杰出统治者.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
北魏
北魏孝文帝(467年10月13日499),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史称北魏孝文帝. 改革家北魏孝文帝 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
孝文帝是北魏政权
北魏政权(鲜卑族)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
北魏时期孝文帝没有建立政权. 孝文帝是北魏的皇帝之一,最著名的就是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
简史 公元471年,拓跋宏在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及大臣的精心安排 下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 为北魏第六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4年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使吏治贪污腐败现象有所好转,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