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式(5-25)中的晶体学因子ε=η/ν,η为表面层最近邻原子数,ν为固体内部原子的最近邻原子数.界面的晶面指数越高,面上的原子密度越低,η/ν越小.对面心立方金属,η/ν最大值为0.5,如何用熔化
以面中心的那个原子为例,与之最相近的是它周围顶角上的四个原子,这五个原子构成了一个平面,这样的平面有三个(就是以面中心的原子为中心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每个面上有三个 ∴面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4*3=12
对于这种结构,沿着面的对角线平移面心立方结构,可以证明面心处原子与顶角处原子周围的情况相同.每个面为两个相邻的晶胞所共有,因此面心立方的晶胞具有4个原子.面心立方结构的固体物理原胞基失取法是从一个又一个顶点作为基矢起点,然后指向最近邻面心处,即为:(此处的 j 应改为 i)所取原胞的体积:原胞中只包含一个原子.其中a1,a2,a3,为原胞基矢,a为晶格常数.
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与晶体结构类型有关.为了定量地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通常应用配位数和致密度这两个参数.①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离的原子数.面心立方结构的配位数是12.体心立方结构的配位数是8.②致密度可把金属晶体中的原子看作是直径相等的刚球,原子排列的密集程度可以用刚球所占空间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如以一个晶胞来计算,致密度就等于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面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是74.体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是68.
[图文] 金属Ni的晶格型式是面心立方,密度为8.90 g?cm-3.计算: (1)Ni晶体中最邻近原子之间的距离. (2)能嵌入到Ni晶体空隙中的最大原子半径是多少?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悬赏: 0 答案
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金属原子之间具有很强的结合力,所以金属晶体中的原子都趋向于紧密排列.但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大多数金属的晶体结构都比较简单,
A.金刚石晶体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从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故A正确;B.NaCl晶体中,Na+周围最近的Na+在小立方体的面对角线上,故有12个Na+最近且等距离,故B错误;C.金属晶体中,以“…ABCABCABC…”形式的堆积,也就是在晶胞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称为面心立方堆积,C正确;D.干冰晶体中,CO2分子分布在晶胞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心上,所以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即小立方体的面对角线长度)相等且最近的CO2分子共有12个.故D正确;故选B.
体心立方堆积的金属有:如铬、钼、钨、钒,铁,Na,K等碱金属的晶胞,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熔点. 采用六方最密堆积的单质有:铍、镁、钛、钴、锌、锆、锝、钌、镉、铪、铼、锇、钪、钇、镧、镨、钕、钷、钆、铽、镝、钬、铒、铥. 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单质有:钙、锶、铝、铅、氖、氩、氪、氙、镍、铜、铑、钯、银、铱、铂、金、铈、镱、锕、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