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帝 陈霸先 (503-559) 字兴国,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败北齐,排僧辩余党,受百姓所拥戴,后受禅为帝,国号陈,
陈霸先共有6子,其中前5子均早夭.第6子陈昌是仅存的一个,乃章皇后之子,但陈霸先称帝之前就在荆州被西魏所俘,陈朝建立后,虽经多次交涉,但北周只是口头答应,实际上却始终不放人,故当陈霸先驾崩时,陈昌仍在北周.陈霸先驾崩后,章皇后召中领军杜棱及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定议,秘不发丧,急召临川王陈于南皖,陈最后在公元559年8月17日(农历6月29日)继位为帝,是为陈文帝.次年,北周释放了陈昌,让其归国,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北周是想给在陈朝内部制造分裂,以便自己渔翁得利.陈昌也的确要求陈文帝让位给他.陈文帝则将其封为衡阳王,但在其于560年5月5日(农历3月25日)济江时,于中流陨之,对外号称“淹死”,所以陈朝并未因此发生争位之乱.
冉闵------------武悼天王,世称“以武悼华”武悼天王冉闵(?-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国时期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也作“染闵”.冉魏建立者,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魏,史称冉魏.最为今
暗香脉脉,醉一方素雅,泼墨红尘,摹一笺诗画.生命的轮回.恍然,如错过的花开,清晰如嫣.
平定了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通过平定“侯景之乱”,灭绝羯族,功高一世的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是为陈武帝.称帝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霸先饮马,挥师千里,乱舞群魔立克.侯景伏诛,翦除僧辨,民族除压迫.身经百战,临危受命,鼎立三分践祚.泽华夏,英谋雄算,大公无我.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养子陈即位.
陈霸先靠一己之力,领着一群两广蛮族起兵,硬生生给南朝续了三十多年的命,凭此一点就称得上人杰.至于杀王僧辩的问题,政治斗争你死我活,南梁已烂泥扶不上墙的情况下,即便陈霸先没那个想法,也架不住底下人劝进,而王僧辩想要扶
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武帝 陈霸先 (503-559) 字兴国,汉族,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败北齐,排僧辩馀党,受百姓所拥戴,后受禅称帝,国号陈,都建康,在位三年,谥武皇帝,庙号高祖. 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志度弘远,恭俭勤劳.中国众多的封建皇帝,贤明君主不多,陈霸先却属于其中的一代英主.
南朝陈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