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欧阳修我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篇醉翁亭记,想起那个以民为乐的醉翁.他就像一个很可爱的老爷爷,自得其乐.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每天看似无忧无虑,但心怀国家,惦记着百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矣.他既然已将山水之乐领会在心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
其一、虚心求教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
【生平概述】 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江西庐陵人.欧阳修幼孤家贫,在父母郑氏的严格教育下刻苦学习,终成一代文豪.其在写作方面,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读之,甚有所获. 其一、虚心求教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
[名人事例:作文素材1]名人事例:作文素材12010年02月05日星期五下午01:401、勤奋,刻苦努力: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名人事例:作文素材1.匡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
宋代欧阳修,是当代的文坛领袖人物.他小时候家里穷,没钱念书.但是他的要强的妈妈以木棍为笔,以土为纸教他认字,读书.欧阳修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终于在科举金榜题名. 通过上面的欧阳修的事例,我们明白了,要想得到好成绩,是靠刻苦努力换来的. 所以,小则是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大则为了国家,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争取佳绩”.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欧阳一生,文学大家,政绩卓著,心忧黎民,忠君报国.“于民同乐”被他最大的发扬了!在数次起伏之间,欧阳修的心态依然平和,为自己的国家尽力,堪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后人做出了心系天下的典范.滁州一任,让欧阳修声誉更隆,至今仍有:“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的佳联怀念称赞他.他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儒家出仕该当如此!令后代一些贪名逐利之辈汗颜!欧阳修谥文忠.“文忠”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丰碑!
《送杨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於友人孙道滋,受宫(五音之一,与商、角、徵、羽合称为五音)声数引(乐曲的数量单位),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