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说的半位错应该是指不全位错.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是单位点阵矢量的整数倍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是单位点阵矢量的整数倍的位错.例如面心立方中,在{111}晶面族上,a/2〈110〉是全位错,而a/6〈112〉,a/3〈111〉就是不全位错.前者是肖克莱不全位错,后者是弗兰克不全位错.面角位错是指带有两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构成的位错组态.又称压杆位错.具体的形成是两个在不同面上的扩展位错在两面的交线处由各自在前端的两个不全位错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位错,是纯刃型位错,是固定位错.
位错反应条件:1、反应前矢量和等于反应后矢量和,即C个马b前=C个马b后2、反应后总能量小于反应前总能量,即C个马b前的平方=C个马b后的平方(因为能量正比于b,就是伯是矢量).第一个 1/8[110]+1/4[112]+1/8[110]=1/4[110]+1/4[112]=1/2[111]第二个 (1/8[110])平方+(1/4[112])平方+(1/8[110])平方=2/64+6/16+2/64=7/161/2[111]平方=3/4=12/16 前面的大、所以可以进行
通常这种题目给出的都是FCC中的位错反应,我们首先要知道FCC中的几种位错 (1)全位错b=a/2<110> (2)肖克利不全b=a/6<112> (3)弗兰克不全b=a/3<111> 他们的滑移面都是{111},我们先要根据具体的伯氏矢量方向,计算出该位错的滑移
不全位错和部分位错其实是一样的,是不同的叫法,打个比方说,不全位错和部分位错的关系,其实就是土豆和马铃薯之间的关系.
刃位错的伯氏矢量垂直于位错线的方向,螺位错的伯氏矢量平行于其位错线方向.一根弯曲的位错线其柏氏矢量恒定不变,但各处的性质随着位错线的方向矢量与柏氏矢量的几何关系不同而不同.刃位错和螺位错是主要的两种位错类型.刃位错的伯氏矢量垂直于位错线的方向,螺位错的伯氏矢量平行于其位错线方向.但实际材料中位错的伯氏矢量往往既非平行又非垂直于位错线方向,这些位错兼具了刃位错和螺位错的特征,称为混合位错.
既然位错反应条件你知道,想必你能轻松证得位错反应是能进行的.关于新位错能否在滑移面上运动,主要是确定最终所得的位错和滑移面能否形成滑移系.滑移系是由最密排面和最密排方向所组成的.显然[1 -1 1]不是面心立方晶体的最密排方向,所以不能在滑移面上运动.附:如果要计算滑移面,滑移面是由位错线和柏氏适量确定平面.位错线有原位错所在的晶面的交线表示.柏氏矢量和位错相同.
刃型位错中,伯氏矢量就是位错线移动的方向,也是晶体滑移的方向
柏氏矢量可以表示晶体滑移的方向和大小.位错运动导致晶体滑移时,滑移量大小即柏氏矢量b,滑移方向即为柏氏矢量的方向..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其正负可用右手法则确定, 先人为地规定位错线的方向,然后用右手食指表示位错线的方向,中指表示柏氏矢量的方向,当拇指向上是为正刃型位错,向下时为负刃型位错.
附:如果要计算滑移面,滑移面是由位错线和柏氏适量确定平面.位错线有原位错所在的晶面的交线表示.柏氏矢量和位错相同. 把三个位错分别设为b1,b2
下图表示在滑移面上有柏氏矢量相同的2个同号刃位错AB和CD.它们处在同一根直线上,距离为x.若它们作F-R源开动. ①画出这2个F-R源增殖时的逐步过程,二者发生交互作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