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宇文觉,北周宇文泰奠定国基,再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详解: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
被汉化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他们的血液融入汉民族了.这个要从东晋开始,东晋五胡乱中华,五胡在北方建立政权更替,就是北朝;此时东晋也被宋齐梁陈更替成为南朝.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建立大隋,因为隋文帝杨坚以及后来的唐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本来就是出身胡虏.正如楼上所说的那样,五胡进入中华后,开始于汉民族接触,接纳了汉民族的政治文化制度,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穿汉服、用汉制等措施加速了融合的进程,到隋文帝时统一中国已经成为了各名族的同一盼望.隋文帝、隋炀帝的功绩就在于他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实现了名族大融合.
十六朝时期的,鲜卑人还建立了:北燕,南燕,前燕,后燕,西燕,西秦,西凉 接下来的鲜卑拓拔部建立了北魏.而后,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西魏后被鲜卑族宇文部所灭,建立了北周.而东魏则被 汉人 高洋所取代,建立了北齐.所以北齐不能算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北周是什么民族? 北周的统治者宇文家族是:鲜卑族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背景很复杂 可以百度百科看啊一下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1],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公元575年,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并于一年半后灭北齐.公元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英年中逝时年仅36岁,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北周建立者
北周的姓宇文,当然是鲜卑人,北齐的姓高,应该是鲜卑化汉人
中国~唐朝少数民族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这要首先说说杨坚的家世了,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北周的前身)十二大将军之一,官至柱国,封隋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独孤信也是北周八大柱国之一).而他的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既为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战功赫赫,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时尚能克制,武帝死后继位的宣帝宇文曾有心除掉杨坚,最后也放弃了,加上宣帝沉迷酒色,早早的传位于六岁的儿子后不理朝政,杨坚利用当皇后的女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架空了宇文皇族官员.通过一步步蚕食,取代了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