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试题分析: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是由战略的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故选B.A项是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的进攻;C项是战略决战;D项是解放战争的后期进行的.都不符合题意.点评: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从此,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经过三大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双十协定》的签订、解放战争的具体过程等也需要了解.
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实际上从抗战后期到抗战胜利初期国共内战在事实上就已经开始,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正式打响.解放战争的策略反攻的标志:挺进大别山
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A 根据所学,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所以正确是A,BCD是解放战争后期的事件.
千里跃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对此,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刘邓大军就好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答案为A.
1948年,为国军处境险恶之一年.从本年起,国军在各战场,均陷于被动.解放军在东北,在山西、河北、察哈尔,在山东、河南、陕西各区,都陆续举行反攻.由于解放军全面反攻,及国军不断失利,于是各战场形势,都发生根本变化.
解放战争的反攻开始标志:辽沈战役国民党统治结束的标志:解放军占领南京
A 试题分析:1947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建立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把豫皖苏和豫陕鄂连成一片,像一个巨大的“品”字形,插入敌人的心脏,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武汉和南京,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场转到了国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