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次梁的锚固不涉及抗震问题,次梁的下筋只需满足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就可以了.最新的11G101图集中给出了la的取值方法:1. la应同时满足:取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乘以一个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且不应小于200.2. 基本锚固长度lab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标号和钢筋强度等级有不同要求,比如说一般次梁混凝土可能是C30居多,而钢筋现在用三级钢较多,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就是35d.而锚固长度的修正系数取法详见11G101-1的页次53,太多没法写,如果你直接不大于25,系数取1.0就行.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 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 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3、4
03G101关于非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螺纹为12d,光圆15d.但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受拉钢筋不得小于250mm.= 03G101-1第33页,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表中的注: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而在同册第65页
你好!有搭接的时候才叫次梁,L应该是非框架梁.一般都是12D或者LA,取较大值.这个要看你那个项目建设厅经不经常来,一般12D都是可以的.非框架梁不分抗震不抗震,原因是~~~问结构和力学工程师吧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确定: 下部纵筋,直线锚固,带肋12d,光圆钢筋15d.上部纵筋,满足La或设计按铰接0.35Lab,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时0.6Lab.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
框架梁底部钢筋锚固长度应该是LaE,梁是受压构件,上部压,下部受拉,而钢筋是受拉性能好,下部钢筋是最主要的受力材料,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长度去施工,不足的话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时间长了而且受到震动荷载作用的话会出现裂缝,进而发展成断裂,影响结构安全,个人理解,仅作参考,反正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就没错
梁,框架梁,支座为端柱时,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内侧且大等于0.4Lae,弯钩长度为15d;支座在中间时,要满足大等于Lae且大等于0.5hc+5d.连梁,支座为端柱时,12d;支座在中间时,也为12d.
我们这边就是过梁中咯 然后如果要规范一点 直锚达不到25 就弯个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