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光禄寺负责的是御膳食材的采买,凡祭飨、宴劳、酒醴、膳羞之事,都由光禄寺“辨其名数,会其出入,量其丰约,以听于礼部.” 一把手是卿,一人.从三品,光禄寺的长官.二把手是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光禄寺的副长官,负责辅佐光禄寺卿.光禄寺少卿大概是:1.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处服务科副科长(负责国宴的具体采买、烹饪、服务)副科级2.外交部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负责联系举办宴会)副处级3.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餐饮中心副主任 副处级
搬运下百度百科:明官署名. 西吴(明朝前身)元年(1367),设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设卿一人,正五品,少卿一人、从五品,司丞三人、正六品.初以侍从儒臣、勋卫领卿,勋卫大臣子弟奉旨始得补丞.后常以恩荫寄禄,无常员.迁都北京后,尚宝司称外尚宝司,南京亦仍设尚宝司卿一人,而实已无宝可掌.凡需用宝玺时,外尚宝司用揭贴赴宦官尚宝监请旨,至宫内女官尚宝司领取,外尚宝司用宝时,宦官监视,用毕,由宦官缴进.示例: 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光宗元季庚申,起公(袁可立)尚宝司司丞.熹宗元季辛酉,陟尚宝司少卿,七月陟太仆寺少卿.
明朝知府是正四品官员,按照京官高于地方官原则(京官与地方官相同品级情况下京官为大),知府往上升迁途径为1、正四品京官:佥都御史、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 太仆少卿 少詹事、鸿胪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 苑马寺少卿、卫指挥佥事、宣慰司同知、提督四夷馆少卿.2、从三品官员: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马寺卿、参政 都转运盐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宣慰使.3、正三品(极少能够直接从正四品升到正三品):太子宾客、 侍郎 、副都御使 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 詹事 府尹 按察使、 副留守 都指挥佥事使、指挥事.
百度 急需简明扼要的明朝官职一览表,不要复杂,按等级顺序写明各官职的名称及职能.2011-03-13 | 分享 生男生女早知道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
鸿胪寺,明清两代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明初设侍仪司,洪武九年(1376)改设殿庭仪礼司,三十年(1397)定设鸿胪寺.正四品衙门.设卿1人,左、右少卿各1人.下设主簿厅,主簿1人,典收发文移.其属,司仪、司宾二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
您好:明朝官员品级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 太师 太傅 太保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都督 左右宗人 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都督同知 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尚书 左
太仆寺丞: 无定员正六品行,太仆寺负责马匹 行太仆寺:卿 :一人 从三品行太仆寺少卿 :一人 正四品行太仆寺寺丞: 无定员正六品行太仆寺主簿: 一人从七品行太仆寺扩展资料扬州马监巷名称来由:与明朝马政制度有关农历马年将至,其实
每一朝的制度不同.太繁复可能100万字难以尽诉,在此本人谨以明朝部分官位说明 明朝为例: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
我来说个简略点的吧,楼上太罗嗦,而且我也不喜欢从别的地方拷贝过来就贴上,也不管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你要武将的等级,我来给你说.1按品级说:武官正一品官职:前后左右都督,从一品:都督同知正二品:都督佥事、正留守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