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琵琶行》有感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
晚上到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过枫叶,荻花发出声响,一片萧瑟的景像.我下马到客人所在的船中饯别客人,举起杯饮酒,却没有音乐助兴.酒虽然喝得很多,却没有什么欢乐,伤心地要离别,分别时一片江水茫茫映着明月.忽然听到水面上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本诗作于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年秋天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感伤不已,因此作诗. 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
是真实,《琵琶行》前有作者自己做的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琵琶行 一叶迷津的篷舟,泊在古黄的书简里;一段尘封的记忆,滞留在寒纱淡薄的烟雾中.一节似哭非述的琵琶声语,从遥远的天涯,“铮”然一声传来,惊醒了沉睡已久的记忆,摇动了一江静若镜的寒水.月影被剪成点点萤火,月熔化在寒
琵琶女,我想对你说 犹记得仍旧是明月长空,江水寒彻.我守着空空的木舟,倚阑干,深夜梦中年少的岁月化作泪水浸湿了衣裳.弹拨日日陪伴我的琵琶,声声凄切,句句伤凉.不知这回音不绝的琵琶音飞到千里之外,传入谁家墙院,弦断有谁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应该说,白居易的诗歌是我国古代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通俗易懂,不愧为我国一代伟大的诗人.
乍读这两首诗,觉得都是清淡优雅,描写了质朴恬淡的图景细细品味,才略感这其中微妙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一首唐代典型的五言绝句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可以说是泼墨如水,惜墨如金,字字珠玑一幅山水画卷,平淡而又真实,细腻而又美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