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如果你想考得中等,目标上110分,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是8月份正正经经集中时间开始复习数学的,不报班自己复习也不难达到.如果要上130分,老实说你就得好好复习了,花时间做题.现在就得看书,8月份之前把书至少复习
数一考得比较全面,高数,线代,概论都考,而且题目偏难 数二不考概论,而且题目较数一容易 数三考得也很全面,题目的难度不比数一简单多少. 有些人认为数一比数三难很多,其实不然,注重的领域不同,所以难度无法进行比较.数一题目涉及范围广,而且有时需要形象思维,难度也不低.数三虽然大纲内容比数一少,但题目精,难度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数四没听说啊? 英语的话我觉得还是真题是真理,我用的《考研真相》,真题要反复做才有效果.
个人认为 98 99 01 03是比较难的年份 每年的线都差不多吧 国家线七八十分 一些重点高校是自主划线 一般是九十分 也有是一百分的(不过很少)
数一时最难的,数一主要考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三门课!《高等数学》除了一部分*号外全考(82分),《线性代数》六章全考(34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考到第八章第5节(第七章2、6、7节不考)(34分)!! 但是
考研数学的成绩不能笼统的说一定能达到多少分数,考研数学也包括英语、政治、综合,每年的题目难度不一样,最终每年的分数控制线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是理工科学生,考研数学刚上70分或者国家线或者报考学校规定的分数线,面试会处于劣势.70分很低了,很容易就能考到这个分数.考研数学70分的成绩,很多时候国家线或学校控制线都是这么对,很危险的,只能通过做往年的真题和自己本身水平,试验下真题难度,对自己进行评估.控制线根据每年考试题目难度是会动态调整的.如果自己水平一般,复习到位了一般90分左右应该是能行了.最好是能上110分以上,不然这考研竞争一点优势都没有.
二李复习全书的全名是:北大燕园李正元李永乐复习全书.因为两位李教授都是北大数学系的,其中李永乐在线性代数考研的研究上是业内闻名的.真题的话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都可以.我再推荐一些考研数学的复习资料:李永乐660题 李永乐线性代数的讲课视频 这些参考书的使用顺序,最开始用复习全书打好基础,然后用660题锻炼选择题填空题,最后做真题模拟.数学的复习关键,高数在于扎实的运算,线性代数在于理解基础上的巧算,概率在于对相关知识和定义的清晰记忆.祝你考研顺利.
数学:一般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这些教材是基础,看完做完这基本教材,还需要看复习全书,李永乐和陈文灯的是大家选择比较多的.上面的做完了,时间充足可以做李永乐的660题,这主要是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同时考研数学想取得高分,这块不能丢太多的分,不然很难拿高分.复习考研数学,历年真题是少不了的,要不停的做,做完了要分析总结做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一点很关键的,真题一定要吃透.推荐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最后到了11月中旬了,可以买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做了,这个题的难度会高于真题,作为最后的模拟做一下.
其实不难,当你复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考研数学就变得很小儿科了,完全没有高考的数学考的那么深入.但是内容上非常多,讲究基础,讲究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整体上说,想考60分,两个月就够了;从60到100,再加一到两个月;从100到120,这是瓶颈,过了120这个坎,往140冲击都很快的.关键就是从100到120这个过程,你要吃很多苦,回头翻很多书,很多基本的公式定理,要反复推敲琢磨.过了120这个程度,以后就剩下一些小技巧总结和熟练度了.以上一切均以历年真题平均难度为参考.
1、每个考生要有自己的考研复习节奏,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安排进行复习.张宇经典1000题是根据考研大纲编制单位,试题难度与数学一考研真题的难度基本相当.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节点: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2015年9月25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3、全国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4、现场确认时间:11月10日至14日.5、准考证下载时间:12月15日开始.6、2016年考研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
考研数学三 考试内容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高数部分中,主要重视微积分的考察,概率统计中没有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在考研大纲要求上,数三要比数一相对少多了,难度也降低了.各科目所占比例为:微积分58%、线性代数2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而考研数学一、二、三在试卷中的题型结构都是一样的.分别为: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