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的类别分型:1.根据用药目的可分为:▲⑴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所进行的治疗.(治本)如:用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⑵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所进行的治疗.(治标)如: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2.按药物作用的部位来分:▲⑴局
采取综合分类方法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科、五官科、抗生素、激素、与抗病毒类、抗微生物类、其它类十类.
大类别:处方药,非处方药,外用药,易串味药. 小类别自己归类啊.例如:伤风感冒类,消炎类,慢性病类,维生素类,外用药类.
药物分非药品和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外用药与内服药,特殊药与有毒性药品等等……
这个有很多种分法:按照药品管理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按照品种分类有中药、化药、生物制品等 按照用途分类有抗生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用药等
BCS分类的“溶解性”是指药物在水、pH1.2;pH4.0;pH6.8四种介质中的溶解度的综合评价.“溶解性”好与不好不仅要看溶解度,还要看剂量.如果一个药物的单剂量均可以溶解在250mml的上述介质中,就是“高溶解性”(不是“高溶解度”)的药物.因此溶解度好的药物不一定是高溶解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水溶性很好,但单剂量为500mg,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因此是“低溶解性”药物.反之,溶解度低的药物不一定就是低溶解性药物.如吲达帕胺,只是微溶于水,但其单剂量只有2.5mg,满足上述“高溶解”性条件,因此属于高溶解性药物.测定方法首先选择上述4种介质,可以按中国药典“凡例”的方法测定,也可以用过饱和溶液滤过后测定滤液浓度的方法测定.
根据药物性质和作用途径可分为:内服药、注射 药、外用药、新颖剂型等四类.
我本身就是经营药店的, 按GSP规定药品的分类,首先是1、药品与非药品分区,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区 3、内服与外用分片 ,4、易串味药品专柜,5、拆零专柜,6、中药饮片区.这几种分类,是GSP检查重点项目. 药品按功能与主治分类,是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再适当分几大类,不要求细分.一般可大致分为:1、抗菌消炎药(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可以放在一起),2、消化系统用药,3、呼吸系统用药,4、泌尿系统用药, 5、妇科用药,6、儿科用药,7、注射液.GSP检查对按功能与主治分类的要求不高.
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大家常说的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购买的,这类药品有很多比如常用的高血压药,抗生素等等.另一类是非处方药也就是药品包装上印刷的OTC非处方药,这类药品我们经常用到比如说感冒药等等.
按药物来源可将药物大体分为四类:1动物药品、2植物药品、3矿物药品、4人工合成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