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上部钢筋为受拉钢筋;当次梁与主梁交接处为次梁的端支座时,则上部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与主梁在端支座处的锚固要求一致,均采用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长度为15d,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主梁外侧纵筋平行接触;当次梁与主梁交接处为次梁的中间支座时,就不存在锚固问题了(因为上部受拉钢筋在中间支座处不会断开的).
是k梁了,按照选用图集要求,是l梁了15d就可以了,支座宽度不满足可以弯锚,满足了可以直锚 ,平直段长度大于或等于0.4labe,弯钩长度15d,最主要的是平直段的长度要满足0,4labe
十字连接,尚今贯通,夏今搭接,满足搭接长度.T字连接,今伸至主梁外侧弯锚15D,夏今12D
不是15d!次梁应该是非框架梁,按照锚固长度锚固即可.图示结构直锚长度肯定不够,需弯锚,按0.4lae+15d锚固.
我来告诉你把!!! 梁纵筋的锚固,当需要弯锚的 时候是要满足规范要求的平直段必须大于等于0.4lae,弯勾部分15d.如果能直锚的话就直接满足lae(lae是要查图集才知道多少的)就行了.也就是说你上面说的2种都不对;这是端支座的锚固.中间支座的锚固比这个还简单看下图集就明白了!我太久没看图集也忘了!! 后面的问题你问的有点水分,柱子肯定是东西向梁的支座,同时悬挑梁也是柱子的支座.只不过是力的传递过程而已.
需要,次梁锚固一般是12D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确定: 下部纵筋,直线锚固,带肋12d,光圆钢筋15d.上部纵筋,满足la或设计按铰接0.35lab,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时0.6lab.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
次梁锚入主梁,按一般梁的节点来,钢筋平法图集上面有相关的节点,找到它,按它来施工,计量等.
主次梁相交,次梁下部钢筋直锚长度是次梁梁端受到主梁约束的位置开始计算.就是伸入主梁内的部分. 直接锚固、直线形锚固. 直锚是钢筋工程专业术语,出自G101-系列图集 .图集规定:钢筋排布,当锚固长度能够满足构造要求时,可以直锚,直锚就是不用打弯,直接伸进去就行. 直锚,对于钢筋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常用且应知的概念.
下部钢筋直锚12D,上部钢筋平直段0.4la,弯折部分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