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之后,社会精英阶层(干部)人口比例为1.7,但却有40%的北大学生来自于精英家庭。而占总人口数量64%的农村家庭,仅有0.23%的北大学生来自农村。
通俗来说,精英最易进名校,寒门再难出贵子。
高考,是目前不同阶层之间竞争相对公平的领域,其他领域冷暖自知。所以,对农村学子来说,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而且输的非常惨。
回到正题。我来自农村家庭,从读书到工作,每一步都靠自己。所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心里虽然不是滋味,但依然泰然面对。
输在起跑线上,唯有自强不息,方能赢在终点。
梦想的最终落地,都是建立在财富之上。追逐梦想太空,不如追求财富自由来的实际些!
1.为什么把财富自由当作终极目标
为什么会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因为,我已经体会到因为钱多钱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来自农村家庭,从小学到硕士毕业,家里没有人给我任何在学业上的帮助,能给予的只有学费。本科期间,部分学费及全部生活费都是自己带家教所挣。硕士期间,因考取公费研究生,每年只需要支付住宿费和生活费,这对我来说,已经不是需要特别关心问题。
2011年毕业后进入某国企工作至今,从普通员工进入中层。这里面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还是机遇。这里想强调一下:
刚进公司,尤其是国企,能力体现最关键,这是你获得赏识的唯一途径,有资源或关系除外。但是,在你工作2-3年能力排序可放在第二位,放在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怎么做人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你在晋升讨论阶段的重要砝码。进入讨论阶段,说明你已经进入公司考察视野!
当我觉得生活步入正轨时,发生了几件事,让我对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重新进行审视。
2015年母亲身体状况突然变得糟糕,需要住院进行心脏手术,费用预计十八万左右。那会才把新房子装修好,在加上每月房贷,基本上没有多少存款。后来,因母亲身体不具备手术条件,最终选择保守治疗。但住院期间,因为手术费用筹集发生太多不愉快的事,对我打击特别大。
2016年我因过于拼命导致身体健康下降的特别厉害,得了胸膜炎与胸腔积液,需要住院手术。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花费三万多。虽然走的医保通道,但如果我只是普通的打工者,这三万多还得自己掏腰包。
2017年宝宝的出生让我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三口家庭,让原有的开支结构发生变化,新增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旅游资源等费用,必然使得家庭支出快速攀升。
除了上面得内部因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外部因素。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结构变革,引发消费模式的变化,也就是消费升级。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产生巨大冲击。
或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意味风险增加。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型。当整个行业或整个社会风险水平增加时,不论你有多么厌恶风险,你都必须参与到社会分工体系与阶层结构的变革浪潮。否则,很可能成为《北京折叠》里的老刀。
所以,我现在很焦虑。内部是生活成本,外部的时代变化,两头挤压,根本不给你任何的喘息空间。
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金钱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它对其他资源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它真正价值在于自由,足够金钱可以让你有机会按照自己期待方式去探索人生。
2.如何简单量化财富自由的衡量标准
从战略来说,战略再完美,没有执行都是空的。或许,很多人会这样认为,在大城市立足,能够拥有一份好的工作已经非常不错,别谈什么财富自由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心理学来说,人天生具有惰性,尤其深处“舒适区”,更是不想折腾。反正日子就这样过,也挺好的。明知道是温水煮青蛙,也觉得无所谓。但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锅底下面的柴火发生变化,原本几年才能把水烧烫,现在只需要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当你意识到水温已经超过你的舒适度,再想跳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追求财富自由是个终极目标,但这个目标能不能更加具体?我觉得可以,而且还可以进行量化。量化的好处是能够清楚看见存在的距离。
量化前提是分阶段实施。
我的逻辑是,财富积累需要时间过程。人生几十年太长,需要划分到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的目标。每个阶段目标实现,都是为下个阶段目标实现奠定基础,一环扣一环,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体现时间复利的概念)。
滚到最后,水到渠成。
2011年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给自己定了个五年规划。目标很简单:
生活方面:一套90平米左右商品房,一辆10万左右的轿车。
工作方面:从普通员工晋升到核心骨干。
我在2014年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面积89平米,如今增值1.5倍。09年次贷危机时,因在读研,根本没钱买房,所以错过了最好时机。而这个时机,对85后来说,绝对是个“翻身农奴做主人”最佳历史性机遇。
对一线城市来说,房子不仅是房子,它的本质是稀缺性资源。所以,稀缺性必然导致房价上涨,而且必须商业核心地段的房子。价格虽高,但抗跌性强(得考虑未来房价走势)。这是我在2014年必须买房的逻辑,否则再次错过好机遇!
2015年买了车。对于生活目标,我提前一年完成。而在工作方面,我在2014年晋升至部门总助,提前三年完成目标。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完成,让我拥有在一线城市立足的根本,这样才有机会实现第二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