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听的很欣慰,但他主要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对企业实践不熟悉。所以,导师就让我给点建议。
说实在的,学弟那番言论听起来高大上,但经不起具体深究。学弟激情很高,貌似成功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这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如果有,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假成功;二是掩盖过程。
是该让学弟清醒一下!
我问他,你眼中的成功是什么样的?
学弟说,自己的公司,担任CEO,还要有一帮牛逼团队。有大房子,开好车,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看不起。
我看了他一眼,他说最后一句话时,眼中闪过一丝自卑神情。我突然明白,他为什么那么迫切想要成功。
他不想被人比下去,他把自己活在别人的眼中。
我又问,你的创业计划很不错,你想过怎么样引入风投?风投最关注哪些?
学弟愣了一下,神情有些尴尬。
我接着问,如果风投把第一轮的天使资金给你,你打算怎么使用这笔钱?
学弟沉吟好一会,说不知道。
我不依不饶,又问,你如何组建你的团队?你的团队成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学弟的脸憋的通红,眼睛已经不敢再看我。
导师有些看不下去了,正要圆场,学弟突然站起来,大声道,我就是想要成功,有自己的公司,有很多钱。
1.迫切想要成功的根源在哪
迫切想要成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需求越强烈,往往使得一个人走极端,甚至上瘾,如酗酒和吸食毒品。
看得出来,学弟的这种想法已经根深蒂固。有这种想法,无外乎他对自己现状非常的不满意。
再分析,学弟的这种不满到底来自哪里?
校园相对社会,是一个相对和谐的地方。人与人相处没有那么复杂,相对比较单纯。
但是,如果具体到个人,把分析范围缩小到寝室、班级。学弟身边的室友和同学日常行为会对他产生影响,而且非常具有穿透力。如今,学生之间的攀比非常严重,严重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比较,只是比较的内容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同时,通过手机或电脑,各种有毒、无毒的心灵鸡汤漫天喷洒,各种同龄人创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这让他毫无免疫地接受外界信息,不断强化意识:原来成功如此简单!
于是,在内外因素综合刺激下,脑子里开始种种“设想”,但碍于现实条件,又无法实践。时间长了,设想开始变味,在强烈需求动机下化作“幻想”。幻想自己毕业后如何成功,成功之后如何有钱。
追求金钱无可厚非。可仅以金钱为目标,会让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经受不住外界诱惑,容易误入歧途,或者掉进陷阱。
这个操蛋的世界,下套,无处不在。
可现实结果呢?
他们依旧重复着原来的生活轨迹,但嘴里却开始不停抱怨,抱怨身边人,包括父母、朋友、同事,把不成功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外部。
为什么父母没有钱,不能给他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朋友不靠谱,给他介绍这样的工作?
为什么同事不理解,这件事又不是他的错?
........
当抱怨成为工作和生活里的常态,时间久了,日积月累就会把抱怨化作憎恨,甚至对社会产生敌意。更为严重的会采取过激行为报复社会、报复他人。
脑子里幻想越富有,现实里过的越贫穷。“仇富”的芽子便会冒出来,在抱怨与憎恨的滋养下,快速成长。
2.读懂内心独白,做自己主人
类似学弟这样的人,他们迫切想要成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变外界对他们的看法。从马斯诺需求理论来看,他们需要的是归属感,包括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归属感最典型案例就是朋友圈,也就是圈子。
圈子,是一个人社会身份的象征。当你融入某个由社会精英组成的圈子,就会自发形成一种优越感。尤其发现自己所在圈子比身边人所处的圈子层次要高,这种优越感就越强烈。因此,你会极力维护圈内人的形象,或者指责圈内人自毁形象。
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自己很少与内心进行沟通。你以为最熟悉自己,但其实你所熟悉的是外界给你披上外衣的那个“你”,一个被社会定义的“你”。
这个你,其实非常陌生!
你做了自己肉体的主人,但却把“心”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你迫切想要的成功,都是别人眼中的成功!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于是,有人说,“诗与远方”都是那些成功人士才可以拥有的。因为有了足够的金钱,不需要担心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就可以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但是,在我看来,成功的衡量标准不完全是金钱。这世上还有一种成功,叫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做自己的主人。
走在人生路上,如果碰到了功名利禄,那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如果没有,可身体却很健康,亦是生活的馈赠。
当你做了自己的主人,对于成功就不会那么迫切,会以泰然处之的心态去面临周遭一切。而当成功真正到来时,你会发现,这就你想要的,而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成功。
我是思文。
职场无小事,职业生涯的发展离不开日常的工作表现。
每天将自己的一点职场心得体会跟大伙分享。
希望能够起到启发的功效!
如果喜欢,请为我点赞;如果在乎,请为我关注!